【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】礼记原文及翻译(32)

发布时间:2019-09-24

【www.jxscct.com - 古籍】

【原文】

《诗》曰: 衣绵尚①。 恶其文之著也,故君子之道,暗然②而日章;小人之道,的然③而日亡。君子之道,淡而不厌,简而文,温而理。知远之近,知风之自,知微之显,可与入德矣。《诗》云: 潜虽伏矣,亦孔之昭④。 故君子内省不疚,无恶于志。君子之所不可及者,其唯人之所不见乎。《诗》云: 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⑤。 故君子不动而敬,不言而信。《诗》曰: 奏假无言,时靡有争⑥。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,不怒而民威于鈇钺⑦。《诗》曰: 不显惟德,百辟其刑之⑧。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。《诗》曰: 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⑨。 子曰: 声色之于以化民,末也。 《诗》曰: 德輶如毛⑩。 毛犹有伦。 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 ,至矣!

【注释】

①衣锦尚:出自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。衣,用作动词,穿衣之意。锦,有花纹装饰物的衣服。尚,添加之意。,与 迥 同音,与 裟 同,指的是用麻布做成的外衣。

②暗然:隐蔽起来,避免外露。

③的然:指的是鲜艳显著的意思。的,与 地 同音。

④潜虽伏矣,亦孔之昭: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。孔,很、特别之意。昭,明显、显眼之意。

⑤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: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。相,观看、查看。不愧于屋漏,指人光明磊落,不做坏事,不愧对神灵。屋漏,古代房屋西北角,专为神灵空出。代指神明。

⑥奏假无言,时靡有争:出自《诗经·商颂·烈祖》。奏,贡献、敬献之意。假,与 格 通假,与神灵相沟通、对话。靡,无。

⑦鈇钺:在古代执行法令时使用的大斧。

⑧不显惟德,百辟其刑之:出自《诗经·周颂·烈文》。不显,与前同,大显之意。辟,指称诸侯。刑,与 型 通假,典范、效仿之意。

⑨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: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。声,发号施令。色,专指容貌。

⑩德輶如毛: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杰民》。輶,与 有 同音,古代一种轻型的小车,这里有轻的意思。

伦:比。

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: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。臭,与 袖 同音,指气味、味道。

【译文】

《诗经》上说: 内穿锦缎,外罩麻衣。 这是讨厌锦缎衣服的花纹太艳丽了。因此,君子的道,暗淡无光但日见彰显;小人的道,鲜艳显著但日趋灭亡。君子的道,平淡但不令人厌恶,简约但文彩熠熠,温和但有条理。知道远是从近开始,知道教化是来自哪里,知道微弱的会变得显著,这样就可进入到圣人的德性行列中去了。《诗经》上说: 尽管潜藏隐匿在水下,仍然清晰可见。 因此,君子内心省察自己而不感到内疚,无愧于心。别人不及君子的原因,大概是君子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能严格要求自己。《诗经》上说: 看你独自一人在室,应当无愧于神灵。 所以,君子即使没有行动也能表现出他的恭敬态度,即使没有言谈也能表现出他的忠诚。《诗经》上说: 默默祈祷,不再有争执。 因此,君子不用赏赐,百姓就会受到勉励,不用发怒,百姓就会比看到鈇钺还要畏惧。《诗经》上说: 让上天的德性大放光彩,凡诸侯都来实行。 因此,君子忠厚恭敬天下就会太平。《诗经》上说: 我怀念文王的美德,但不声张宣扬。 孔子说: 用声张宣扬来感化百姓,这是最不根本的啊! 《诗经》上说: 德性犹如羽毛。 但羽毛仍是可比的。 上天所承载的道,无声无味 ,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!

【评析】

《中庸》因本篇主要内容是讲中庸之道,故名。郑玄《目录》曰: 名曰‘中庸’者,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。庸,用也。孔子之孙子思极作之,以昭明圣祖之德。此于《别录》属通论。

何为 中庸 ?中庸之义主要指折中、适当、不走极端。中庸即以中为用、取用其中的意思。如孔子反对过头或不及: 过犹不及 , 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 主张执中、中行: 允执厥中 , 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捐乎 力戒片面: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。《礼记·中庸》本此而作,但发挥中庸思想不全符合孔子本意。孔子中庸思想的社会实践标准是礼义,如非礼不得视、听、言、动, 恭而不礼则劳,慎而无礼则葱,勇而无礼则乱,直而无才则绞 , 礼乐不兴,则刑法不中 , 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 等。

《中庸》一篇计3593字,主要阐述 中庸 之道和 诚 的观念。《中庸》第一章首先提出了性、道、教、中、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。性即天命。郑玄曰: 天命,谓天所命生人者也,是谓性命。 也就是天所赋予人的秉性。遵循天所赋予人的秉性而为就是道,修明此道而加以推广就是教,道是不能须臾离开的。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未曾发生叫中,喜怒哀乐的感情表现出来叫和。中是天下的最大根本,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,只有达到了中和,天地就各正其位,力物发育生长。此章所说是全篇的纲领,第二章至第十一章,子思引用孔子言论,进一步阐述首章之义。朱熹说: 此下十章,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。文虽不属,而意实相承也。变和言庸者,游氏曰:‘以性情言之,则曰中和,以德行言之,则曰中庸是也。’然中庸之中,实兼中和之义。 自 君子之道费而隐 至 察乎天地 是第十二章,自 子曰道不远人 至 刚柔必强 是第十三章至第二十章,这是第二部分。第十二章说君子之道广大精微,发端于夫妇而昭著于天地。后八章又引孔子言论加以阐释。故朱熹说: 子思之言,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。其下八章,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。 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 这是第二十一章。自 唯天下至诚 至篇末,是第二十二章至第三十三章。这是第三部分。第二十一章在孔子论述的基础上,指出 诚 的概念有两种:一是出于天性,二是教而得之。前者是圣人,后者是贤人。郑玄曰: 自,由也。由至诚而有明德,是圣人之胜者也。由明德而有至诚,是贤人学以知之也。有至诚则必有明德,有明德则必有至诚。 后十二章又反复论述第十二章之义。

礼记·大学

大学之道①,在明明德②,在亲民③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④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⑤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【注释】

①大学之道:大学的宗旨,大学的最终目的。大学,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: 博学 之意;与 小学 相对的 大人之学 。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,主要学习 洒扫、应对、进退、礼乐射御书数 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,开始学习伦理、政治、哲学等 穷理正心,修己治人 的学问。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,但都有 博学 之意。道,本指道路,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、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。

②明明:第一个 明 是动词,彰显、发扬之意;第二个 明 是形容词,含有高尚、光辉的意思。

③亲民:一说是 新民 ,使人弃旧图新,弃恶扬善。引导、教化人民之意。

④知止:明确目标所在。

⑤得:得到成果。

【译文】

大学的宗旨,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,在于使人弃旧向新,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,志向确定才能够心静不乱,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,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,思虑同详才能有所收获。每样东西都有根本、枝末,每件事情都有开始、终结。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,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。

【原文】

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①。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②。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③。致知在格物④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⑤。其本乱而末⑥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⑦,未之有也⑧。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齐其家: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,家业繁荣的意思。

②修其身:锻造、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。

③致其知:让自己得到知识和智慧。

④格物:研究、认识世间万物。

⑤壹是:全部、都是之意。本:本源、根本。

⑥末:与 本 相对,末节之意。

⑦厚者薄:该厚待的却怠慢。薄者厚:该怠慢的反倒厚待。

⑧未之有也:宾语前置句, 未有之也 。是说还不曾有过这样的做法或是事情。

【译文】

在古代,意欲将高尚的德性弘扬于天下的人,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。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,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。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,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。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,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。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,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。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,则先要获取知识。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。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,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,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,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,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,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,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太平。从天子到普通百姓,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。人的根本败坏了,末节反倒能调理好,这是不可能的。正像我厚待他人,他人反而慢待我。我慢待他人,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,还未曾有过。这就叫知道了根本,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。

【原文】

所谓诚其意①者,毋②自欺也。如恶恶臭③,如好好色④,此之谓自谦⑤。故君子必慎其独⑥也。小人闲居⑦为不善,无所不至,见君子而后厌然⑧,掩⑨其不善而著⑩其善。人之视己,发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。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曾子曰: 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 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

【注释】

①诚其意:指意念真诚。

②毋:不要。

③恶恶臭:指的是讨厌恶臭的气味。第一个 恶 与 误 同音。

④好好色:喜爱容貌出众的女子。第一个 好 与 号 同音。

⑤谦:心满意足。

⑥慎其独:在独处时要慎重。

⑦闲居:单独在家中。

⑧厌然:遮遮掩掩、躲避之意。

⑨掩:隐藏之意。

⑩著:彰显出来。

中:指内心。外:指外表。

润屋:装饰住所。

润身:修炼自己。

心广体胖:心胸宽广,身体舒适。胖,与 盘 同音,舒适之意。

【译文】

所谓意念真诚,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。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,喜爱好看的女子,这就是求得自己的心满意足。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。小人单独在家闲居时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。当他们看到君子后,才会遮掩躲闪,藏匿他们的不良行为,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。别人看到你,就像能见到你的五脏六腑那样透彻,装模作样会有什么好处呢?这就是所说的心里是什么样的,会显露在外表上。因此,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。曾子说: 一个人被众人注视,被众人指责,这是很可怕的啊! 富能使房屋华丽,德能使人品德高尚,心胸宽广,能体态安适,所以,君子一定要意念真诚。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